考虑到RTX 5060的详细规格在上个月已经和RTX 5060 Ti一起被公开了,加上前些天的抢先体验,再大张旗鼓地介绍它好像就显得有点重复了。因此在今天的评测里面,我会选择在前面部分稍稍踩一下油门(包括外观和拆解部分),然后着重说一下大家比较关心的那些事——毕竟一来2000-2500元这个级别的显卡市场向来跟B7R空域一样战火纷飞,这部分往往比较精彩;二来这篇评测的发布时间又正好碰上618大促,信息自然要讲求一个新鲜度。
规格我们在这里就快速过一下:RTX 5060基于GB206-250核心打造,一共有3840个CUDA核心,129个第五代Tensor Core和30个第四代RT Core。就数量而言,它的整体规模比RTX 4060的AD107-400多出25%。再算上对神经网络渲染的支持还有DLSS 4,RTX 5060核心的进步还是挺可观的。至于显存方面,RTX 5060在容量上和上一代持平,为8GB,不过从GDDR6换成了更快的GDDR7显存。和采用更高一级核心的RTX 5060 Ti比较的话,RTX 5060比它规模要小17%。
和别的RTX 50系一样,RTX 5060整卡的功耗也有所升高,来到了145W,但这总归不是一个很高的数字。因此可以看见很多的RTX 5060是双风扇、单8-pin供电的小巧设计。比如说我们手上这张华硕DUAL RTX 5060 O8G。它的尺寸为228 x 128 x 50mm,符合SFF-Ready标准。
外观与内部就形状及外壳所采用的材质而言,本次首发评测的华硕Dual RTX 5060,和上一代的Dual RTX 4060 EVO并没有产生什么显著的差异。最大的变化来自于配色,导风罩正面的下半部分由稍显低调的灰黑色升级到了亮眼的银色,辨识度还是相当高的。同时,这颜色还换得挺彻底,连侧面的ASUS和GEFORCE标志也是这样。不过背板嘛就还是那样,底色是黑色,图案是灰白色。
风扇也是没有变化,仍然是两把11片扇叶的环形轴流风扇。估计噪音表现应该也是差不多。
Dual RTX 5060的8-pin供电接口比Dual RTX 4060 EVO是有点偏左,更靠近中间支撑柱了,是的,PCB更加短了。其实BIOS切换按钮也稍微移了点位置,不过这不重要。
前面说了背板的设计还是前代差不多,事实上Dual RTX 5060还是有一点点变化的。第一是因为PCB变短了,所以镂空的区域变大了。其次是因为供电接口由反放变成了正放,所以背板在供电接口那一块并没有一个太大的缺口。
显卡两端从外观上并无差异之处,但RTX 50系列升级了视频输出这事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:3个DisplayPort 2.1b和1个HDMI 2.1b。
华硕Dual RTX 5060的散热配置就跟RTX 5060这张显卡的定位一样,具体来说就是双热管加上铜底座,鳍片排列是东西向的,气流从两侧出。
显卡的PCB并不显得密集,毕竟这只是一张RTX 5060。位于中间的便是的GB206-250核心,还有四颗三星GDDR7显存。供电配置是4 + 2相的设计。
测试平台这套由AMD锐龙7 9800 X3D和X870E主板组成的......这句话我好像已经说了很多遍。为何不集中在被测显卡上面呢?除了必定到场的RTX 4060和RTX 4060 Ti(8GB)外,我们还请来了AMD Radeon 7650 GRE和英特尔锐炫B580两张显卡,其实从价格上来看,2499元起售的RTX 5060跟这两张显卡拉开了明显的距离,不过就序列定位而言,目前可能只有这两张显卡比较接近了。
驱动方面,这次有一些微小的调整。因为RTX 5060的驱动要在发售后才拿到,为了能尽快提供成绩,所以RTX 4060和RTX 4060 Ti用的是576.40 WHQL,RTX 5060则采用576.52 WHQL。一般来说,对于RTX 40系列这种已发售多时的显卡,驱动已经相对稳定了,这样做问题是不大的。况且我们在最后也抽选了一些游戏作二次检查。
基准测试3DMark基准测试的结果挺有趣,应该说,不是一边倒的结果都很有趣。在这里,RTX 4060和RX 7650 GRE的数据都不用怎么看,RTX 5060都稳压他们一头。和RTX 4060 Ti的对比才是最有趣的,在Fire Strike系列测试中,RTX 5060平均比RTX 4060 Ti好上8%,而且主要是Fire Strike Ultra在拉分。Time Spy系列测试平均下来则是两张卡差不多,就1%差距。剩下的Port Royal、Speed Way和Steel Nomad,RTX 5060都比RTX 4060 Ti好。基准测试这块,RTX 5060确实开了个好头。
然后,可以看到在3DMark中,英特尔锐炫B580也是一位出色的竞争者,那么,它到了游戏里面又会怎么样呢?
游戏测试本次游戏测试分为两个分辨率,1080P和2K。因为被测显卡已经来到了入门级别,所以在部分游戏的画面设置上,我们不会直接拉最高,比如《刺客信条:影》和《黑神话:悟空》这些压力特别大的游戏。这是出于照顾上一代显卡的需要,因为最高预设下,一些上一代显卡跑出来的帧率都低到一定程度,和新显卡的差距会大到离谱,着实不太适合比较。我们会在图表上注明游戏所用的图形预设。
1080P原生分辨率从3DMark基准测试的成绩我们大概也能猜到游戏实际测试时的走向——换言之,RTX 4060和RX 7650 GRE的成绩我们都不用关心,因为RTX 5060已经赢太多了。在大部分游戏里面,RTX 5060都能小超RTX 4060 Ti,只有《最终幻想14》和《怪物猎人:荒野》是持平的,这种表现是挺不错的。至于锐炫B580,它受驱动的影响挺大的,时而能比肩RTX 4060 Ti,时而又在RX 7650 GRE之下,自然也不能跟RTX 5060比。至于光线追踪游戏这块,说真的,RTX 5060和RTX 4060 Ti的同步率已经能高得去开EVA了。再考虑到RTX 5060有多帧生成而RTX 4060 Ti没有,以实际游玩的角度出发肯定是RTX 5060好一点。
2K原生分辨率考虑到2K原生分辨率光线追踪对于RTX x070显卡来说也称得上是挑战,这里就不给这些RTX x060学弟压力了。还是来看一般游戏测试的结果吧。在2K分辨率下面,RTX 5060仍然能满足《CS2》玩家对于高帧率的追求,同时在《消逝的光芒2》和《赛博朋克2077》这些经典且热门的3A游戏里面也有一个不错的表现。附带一提,由于2K分辨率对显存的需求陡然升高,可以看见锐炫B580在一些游戏里异军突起,但总的来说,还是RTX 5060更胜一筹。
DLSS 4性能测试DLSS 4作为RTX 50系的杀手级功能相信已经不用我太多介绍了,毕竟抢先体验里面说了很多。虽然现在AMD和英特尔也有了基于AI的超分辨率和帧生成技术,但是NVIDIA在这方面仍然是保持易用性和功能上的优势。DLSS 4所用的新Transformer AI模型显著提升了画质,在质量模式下甚至比原生分辨率加TAA拥有更加清晰锐利的画质;帧生成的挡位扩展到4x,动辄百帧更是让对手望尘莫及。可用性范围方面,从RTX 5090 D发布到现在,超过125款游戏和应用现已支持DLSS 4多帧生成,很多游戏,比如说上面测试的《毁灭战士:黑暗纪元》更是首发即支持,这点是很好的。
不错,那显存呢?不得不说8GB显存容量是一个从RTX 4060时代开始就被讨论的问题,再加上从2023年到现在,3A大作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展现出长期爽食显存的姿态,因此同样是8GB显存的RTX 5060,也免不了接受这个挑战。我们这次特意在测试时用Special K显示游戏运行时的显存占用,并记录下了一部分游戏的峰值数据。
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的是,SK的显存测量包括两个数据,第一个是游戏正在使用的显存,谓之Resident VRAM(常驻显存);另一个则是驱动分配给游戏的显存,也就是VRAM Budget(VRAM预算)。“爆显存”实际上不是把8GB都给用完了(考虑到系统的存在,这也不可能),而是指超出了预算。
在1080P下面,各个3A游戏的显存占用确实要比2K要少,但差距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大,看《刺客信条:影》或者《怪物猎人:荒野》这两个游戏就知道了,该超预算的还是得超。《赛博朋克2077》和《黑神话:悟空》就还好,没有过线。《黑神话:悟空》的预设我们确实降低了两档,不过开太高的话,恐怕核心会先比显存顶不住。当然,也不是所有超VRAM预算的游戏都会出现性能问题,这主要看游戏的运行逻辑,像《极限竞速:地平线5》就吃得很满,帧时间也稳定,不会像《刺客信条:影》那样突然出现卡顿。而未来的发展究竟是《极限竞速:地平线5》这样的游戏更多,还是《刺客信条:影》的类似物更占上风呢?那确实是一件难以预测的事。
至于光线追踪游戏嘛...说实话靠8GB硬吃是不可能的,基本都超预算了。不过就像我之前一直说的那样,光线追踪和超分辨率、帧生成算是个铁三角,而且DLSS 4的新模型真的不错,参数大,画面足,不开不行的。
温度测试华硕Dual RTX 5060是在开放式平台上进行温度测试的,测试时的室温为25摄氏度。待机温度是在进入系统10分钟后录得,满载时的温度则是通过3DMark中的Speed Way压力测试运行10分钟后录得,记录数据软件为GPU-Z。
显卡风扇在待机时并不会转动,因此它的温度从36缓慢上升至接近40摄氏度。再来看看满载时的情况,此时显卡的平均温度为64摄氏度,峰值温度可达到66摄氏度,显存温度则为72摄氏度。考虑到这是一张双风扇、2.5槽位的显卡,这种成绩算得上符合预期。根据RTX 5060 Ti时的测试经验,追求散热的玩家可以选择三风扇的显卡,应该可以压到60摄氏度甚至更低。
功耗测试和以前一样,温度测试和功耗测试是同步进行的,只是用于记录数据的软硬件是PCAT套件。测试下来华硕Dual RTX 5060的平均待机功耗为9.06W,平均满载功耗达到了148W,和官方的规格接近。同时,根据记录数据,该显卡的峰值功耗可达到162W。
噪音测试根据GPU-Z的记录数据,华硕Dual RTX 5060会在核心60摄氏度时启动风扇,满载时,两把风扇的转速可达到48%,约1650RPM。接着我们把显卡放进了环境噪音小于10dBA的消音实验室,把风扇设置为满载转速,在30cm的距离上测试其噪音水平,测得的数据是35.4dBA。
不算DLSS也比RTX 4060 Ti强,还只卖2499虽然我很想借机大喊“我想要说的 副标题都说过了”,但是既然来到了最后,那还是要好好总结一番的:相比于RTX 40时期,RTX 4060 Ti和RTX 4060差距过大(首测时的幅度竟达到20%+)致使RTX 4060有点一言难尽的境况,RTX 5060这一次做得更为符合预期。它在大多数被测游戏中小胜RTX 4060 Ti,最坏也能赚个持平,总的来说是比RTX 4060 Ti要好4%。再结合RTX 5060 Ti首测时的结论,可以认为NVIDIA这一次为RTX 5060家族所做的划分还是比较精准的,也就是说,NVIDIA采用GB206去打造RTX 5060是个明智的选择。
和其他同定位显卡对比的话,RTX 5060都给他们来了一记重击,无论是RTX 4060、RX 7650 GRE还是锐炫B580,也不管你显存8GB还是12GB,统统都不是RTX 5060的对手。当然,Radeon和锐炫本来就比RTX便宜500块是事实,我也不会无视这点,毕竟区区一位编辑是无法背负他人的预算的,“多少钱都可以加”就是这么沉重的话。但是,考虑到“买新不买旧”这一恒久有效的观点。加上NVIDIA本来就在RTX 5060上加入了DLSS 4这些新技术,以及玩家们一向对GeForce的信赖,不难猜出RTX 5060和它的笔记本兄弟也会在未来冲上Steam硬件调查-显卡占有率的前五,成为新一代的大众之选。对了,我还要额外祝贺那些本来想买RTX 4060,但等待到现在,一直没有下手的玩家:恭喜,现在你们能以相近的价格拥有一张比RTX 4060全方位增强的显卡!
最后还是想小谈一下显存的问题,从这次的测试也可以看出,显存大未必意味着整体的强,然而单纯以分辨率为界线,突出一个“够用就好”也不尽是万全之法。正如我之前总是在游戏需求评测里面说的那样,逼真画面必有其代价,这句话不会因为超分辨率和帧生成的出现而失去意义。若RTX 5060确实能做到内存空间的有备无患,我想我的大拇指还能向上多翘几分,而在尘埃落定的当下,眺望远方再下判断也许是个不错的注意,因为叫x060这个名字的选手应该还有两位就是了。
相关教程
2024-10-29
2024-09-12
2024-10-03
2024-05-13
2024-07-30
2025-05-07
2024-10-21
2024-04-22
2024-08-22
2025-05-21
2025-05-20
2025-05-20
2025-05-20
2025-05-19
2025-05-17
Copyright © 2009-2025 系统豆 www.xtdptc.com 版权声明